探究关于酒的起源,白酒酿造始于何人,其说法不一,至今杜康造酒之说广为传颂,及至日本人将酿酒工统称“杜氏”。更有曹操《短歌行》: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。有人认为杜康就是酿酒的祖师爷,这是一种悖论,宋高承在《事物纪原》一书中说,“不知杜康何世人,而古今多言其酿酒也”,说明杜康究竟是哪个时代人,尚未搞清楚,何况当年杜康酿造的酒绝非今日蒸馏酒。
东北地区在冬季时刻,气候较为寒冷,于是从古至今大部分东北人喜欢饮酒驱寒,而且东北地区土地肥沃,盛产粮食,因此盛产出许许多多的地方名酒。始建于1812年(清嘉庆年间)的“聚成发烧锅”,也就是今天的“榆树钱”至今已有200年的酿酒历史,吉林省通化县特产大泉源酒,始于明末清初女真部落在这里设立的烧锅,并因其酒品甘爽绵甜,被努尔哈赤钦定为御酒,清朝历代纳为贡品……
从商代甲骨文中已有酒“醴”,江淮子说:“清醴之美”始于耒稆(原始社会末期的意思)。《尚书说命》记载:“若作酒醴,尔为麯蘖”。早的文献记录是“鞠蘖”,发霉的粮食称鞠,发芽的粮食称蘖,从字形看都有米字,米者,粟实也,由此得知,早的鞠和蘖,都是粟类发霉发芽而成的……这段古文书中讲述的大概意思是,在原始社会末期便开始有酒……
酒路
历代,酒在史书中都有不同的记载,其名字也有不同叫法。到了商、周以前多年到汉朝,蘖酒还很盛行,据周朝文献记载,麯蘖可作酒母解释,也可解释为“酒”,例如杜甫《归来》诗里有“凭谁给麯蘖,细酌老江乾”;陈騊声有“深深麯蘖日来方长”的诗句,这里“麯蘖”也是指“酒”。
酒曲的发展,经过不断地技术改良,由散曲发展到饼曲,终于形成了大曲和小曲,大曲中主要微生物是曲霉,适宜于北方天气寒冷的各省,白酒到了唐朝又称为烧酒,历代诗句中常出现烧酒,白香山有诗云:“荔枝新熟鸡冠色,烧酒初开琥珀香”;雍陶亦有诗云:“自到成都烧酒熟,不思身更入长安”,可见当时的四川已生产烧酒。研究白酒起源,必先以蒸馏酒为佐证,故有学者对蒸馏酒年代的探讨,白酒又叫蒸馏酒。
近现代时期关于酒的引进,要从“闯关东”时期说起,那时候,关里关外有明确的划分,东北地区称为关外,原本,东北地区的酒多以不发酵,直接饮用的米酒、低度酒居多,不像关内的酒那么烈。
看过了闯关东时期的大开发,经过了四个民族的定居和繁衍,这里就是经过上百年时间,辛苦经营的关东地区商业区缩影,街边随处可见的爆米花、掌鞋匠,形成规模和产业的油坊、粉坊、铁匠铺、酒坊,在关东大地如雨后春笋般林立,促进和催发着这片黑土地的农耕文明进程。
还原近现代酿酒文化
在长春市农博园(关东)吉林农耕民俗文化展的展厅,还原了这一时期极具代表性的、逐一形成的独立商业群,其中,酒坊的展厅让人们了解了有关酒从关内引进关外后,在酒的制作过程,酿造工具等方面发生的变化,以及关外人跟农耕有关的酒文化发展演变过程。
为了美观,展厅将这一理念设计成外观是酒坊(过去卖酒的小店),而非真正生产酒的作坊,但极具代表性的生产工具和值得珍藏的老照片,足以让人们追溯当年,那个十里飘香的酒地,遥想借问酒家何处有的酣畅。
店面的门口醒目地悬挂着一个“酒”字,一位古代装扮的老伙计肩上搭着一块手巾,弯腰眯着眼睛嘴角露出微笑,略挽起袖口,轻轻抬起手里的酒漏子,酒香四溢,仿佛被陶醉一番。在他的身后,就是只有代表性的酿酒工具,靠左侧偌大的钢制材料的烧锅,“粮食在这烧经过蒸、炒,拿到酒槽发酵。”园内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,过去的烧锅是木质的,酒槽,7天发酵一次,在此展示的内容仅代表酿酒制作的两三个项目,但真正酿酒的过程并不在此,还原小作坊其实是现代人所说的卖酒店,而非酿酒的作坊,还原它,是让人们能够真切地一感受当时的酒文化。
蜕变后的现代化酿酒工艺
“酒坊”,民间又称“烧锅”,是指以粮食(主要是高粱、玉米等)作物来酿造酒的地方。据我国古代许多书籍记载,北土民“喜藏酿”就是指酿酒,酿酒先要将粮食作物上锅蒸后,放入池中发酵,然后使人采曲子,之后将其放入锅中加热,汽化蒸馏水为酒。关东老酒度高味醇,是古今出名的佳酿。
工作人员小李讲,关内的酒种类多,记忆复杂,原材料也不光是作物,关外的酒主要是粮食作物,耕地少的人们,多以高粱、玉米为主,关外人多以放排、伐木、游牧、狩猎为主生活,高度酒暖身,也让这从关内引进的酒水受到宠爱。
而近现代烧酒的流程大致差不多,从清朝流传下来,过去烧酒,一个烧酒作坊,屋内的温度能达到几十度,光着膀子的男子汗流浃背,烧酒,属于人工酿酒,近现代工艺逐渐形成工业化,烧锅也不同了,逐渐半机械化,烧酒加热演变成酒曲子,并逐渐把蒸汽运用到里面,但工序大致一样,炒、发酵、蒸馏、过滤……随着时间和制作的细致程度来决定酒的纯度和高度。